本文探讨一下没天赋的人怎么照样混得出色。
先跟不认识我的朋友说句,我本科是双非经管专业,零基础自学编程一年半,拿了 ACM 亚洲区金牌。从微软辞职后做数字游民,几年就攒够了百万。但我真不觉得自己有天赋 —— 小学成绩常年倒数,打游戏花的时间比 99% 的人都多,却从没精通过任何一款。堂弟早就是英雄联盟最强王者时,我还在荣耀黄金徘徊。就连拿了 ACM 金牌后退出,也因为感觉自己远不如其他选手有天赋。
肯定有人问,是不是家里有资源?完全没有。父母早离异,从小没人管,周末只顾着打游戏不写作业,小学也是镇上唯一的普通学校。但回头看,当年那些我觉得有天赋、或教育资源比我好的人,混得未必比我强。这话可能有点扎心,大家别忘了点个赞。
那如果天赋不重要,什么才重要?
第一是认知。很多人说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忽略了一个前提:做出好选择的关键是有足够多的好选项。我见过太多人,选项都没凑够就急着做决定。
你是不是只体验过一种生活就认定它?只在一家公司待过就干了好几年?只了解一个专业就选了它?只谈过一次恋爱就结婚了?
就像只喝过矿泉水,凭什么说它是最爱、最适合自己?说 “最” 字,得先试过 100 款游戏,再讲 “原神天下第一” 才有点道理(举个例子,我不玩原神,但确实玩过 100 多款)。所以人生开局最该做的是开视野,跟打游戏先探视野一样 —— 多换几份实习,多交些不同圈子的朋友,别总跟同类人扎堆。
学校基本不教认知,能发展到什么水平全看运气。比如遇到我这样的数字游民算运气,家境好的人往往也有更超前的认知。但我没什么教育资源,怎么提升认知?
第二是工具。道理很简单:博尔特跑得再快,能比开摩托车的我快吗?对我来说,互联网就是那辆 “摩托车”。
我五年级就泡在网上,它提供了最好的免费教育 —— 全球顶尖大学的公开课谁都能看。我大学学 AI 时,看的是斯坦福的课。互联网没完全抹平差距,但至少大大缩小了它。说真的,我就是被互联网、游戏 “教育” 出来的 “互联网之子”。
不过得说清楚:短视频算互联网吗?啥都靠短视频学,能学会吗?看我能学认知,但学编程可别跟着短视频瞎晃。
最后想说,有人可能觉得我就是靠天赋,在这硬扯。但 “天赋” 本身就是个模糊的词。你可以说我喜欢玩游戏是天赋 —— 正因为喜欢,我才成了程序员;但也能说这是缺陷,毕竟浪费了很多时间。
答案其实取决于你相信什么。心理学上的 “自证预言” 说:1968 年有个博士给中学生做智商测试,随机挑了些人说他们智商高,后来这些人的成绩真的更好。
我从小到大就信 “我上我也行”。现在我说 “你也能轻松年薪百万”,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