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越来越多的AI工具,我逐渐意识到:未来,AI将成为标配。那些不能驾驭AI的人,就像过去不会使用Word、Google的人一样。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学”,而是在于如何借助AI提升工作与生活质量。

《AI世界的底层逻辑与生存法则》由程世嘉(Sega)撰写,他的背景涵盖从斯坦福大学到Google的软体工程师,再到iKala的共同创办人。他在书中分享了AI的底层逻辑与未来趋势,强调在AI时代,人文精神与软实力变得更加重要。我们应当理解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助力。

AI并非遥不可及,它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Netflix看剧时,AI会根据你的兴趣推荐影片;在网上购物时,AI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商品。与传统技术不同,AI的最大特点是它具备“学习”和“进化”的能力,不断从数据中吸取新知识,优化其行为。

Sega提到,“AI就像水电一样,是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应该普及,而非仅限于少数技术专家。如果我们只关注技术,而忽视人文精神与人际沟通,最终会创造出一个冷冰冰、缺乏人性温度的世界。

在AI时代,许多重复性工作将被自动化,但一些软实力,如创造力、同理心、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却是AI无法替代的。AI只是工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它来创造更有价值的工作与生活。

Sega还提到,许多初创公司过于注重AI技术本身,忽略了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他强调:“AI应作为加值技术,而非独立的商业模式。”例如,苹果并未急于推出独立AI产品,而是将AI技术融入现有产品中,增强了产品价值。

在Sega的公司iKala,尽管拥有200多名员工,只有一位IT工程师。他们通过信息透明化、流程自动化和员工赋能,提升了公司效率。每个员工都能获取所需信息,减少沟通成本,而自动化的流程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Sega在招聘时,特别重视应聘者的人格特质和软实力。在AI时代,专注于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心态比技术能力更能决定一个人在职场的长期发展。

最后,在个人价值创造方面,Sega提醒我们,不要仅仅依赖AI的自动化功能,而应思考哪些环节可以通过AI加值。例如,通过AI来快速整理资料、验证信息或是生成示意图,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更专注于自己真正享受的工作内容。

在AI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如何用技术与人性相融合,创造出更有温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