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科技行业依然笼罩在裁员阴影中。根据Layoffs.fyi的数据,截至10月,已有超过22,000名科技从业者失业,其中2月 alone 就裁掉了16,000多人。虽然企业嘴上都在谈AI创新和效率,但背后牺牲的,是一批又一批真实的工作岗位。

进入秋季,裁员浪潮再度高涨。电动车制造商Rivian第三次裁员,削减600个岗位,占总人数约4%;Meta也计划解雇约600人,涉及AI基础设施部门;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因半导体出口受限,将裁掉约1,400名员工。与此同时,Google再度出手,削减云端部门100多个设计岗位,而Paycom直接用AI替代500多名人力资源岗位。

在初创公司中,Handshake裁员15%,SmartsheetGupShup也先后进行人员缩减,前者刚被黑石集团收购,后者则在上市前反复“瘦身”。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一个趋势:自动化和AI的浪潮正重塑整个科技生态。

ai
ai

9月,欧洲最大外卖平台Just Eat裁员450人,Fiverr削减30%的团队以“全面AI化”;xAI裁掉三分之一数据标注人员,Oracle、Salesforce也在西海岸接连缩编。微软、亚马逊、Intel等巨头同样未能幸免,部分团队被彻底并入AI研发线。微软今年光裁员就超过1.5万人,其中多数岗位与传统软件开发相关。

有人说,这是一场“AI洗牌”:机器接管重复性劳动,人类则被迫转型。可现实是,AI岗位增加的速度,远不及传统岗位消失的速度。从软件工程师到客服,从设计师到人力资源,AI都在取代人类的工作内容。

科技企业口中的“效率优化”,最终指向的是成本控制。**AI并没有带来更多机会,而是在夺走饭碗。**这场裁员潮,也许不是经济危机的结果,而是技术革命的代价。对很多科技人而言,2025年的寒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