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有利益驱动,大数据算法成为推动“大数据杀熟”的神器。

近日,一名网友在某平台购票经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一航班居然在不同手机、不同账号下显示出高达930元的差价。平台回应称为代理商价格投放错误或账号领取过大额优惠券。这再度引发对“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关切,一些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何“大数据杀熟”如此猖狂?

“大数据杀熟”是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实施区别定价的行为。

互联网企业凭借零边际成本的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规模经济,最终掌握较强的定价权。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根据用户“画像”制定个性化定价,对老客户制定更高价格。尽管有关部门出台监管措施,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算法差异化定价通常通过发放优惠券实现,助力企业提高商业价值。

互联网企业根据用户的注册、活跃情况、使用频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发放不同的优惠券,提升用户黏性和日活,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然而,这种算法驱动的定价往往导致“信息茧房”,使得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大数据杀熟”的牺牲品。

算法营销背后隐藏的问题

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差异化营销容易导致“信息茧房”,突破边界走向价格歧视。

算法根据用户数据作出反馈,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可能实施歧视性定价,突破法律红线,侵害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差异化营销和“大数据杀熟”关系微妙,边界难以划清,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家是否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

法律人士指出,判断“大数据杀熟”需要认定企业是否对交易相对人在价格上进行差别对待,而实际上,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家是否存在此类行为。

解决之道:完善法规与创新监管

治理“大数据杀熟”乱象需完善法规,创新监管方式。

一方面,细化法律相关条款,出台有操作性的规章,提高罚则,明确算法歧视和“大数据杀熟”边界。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评估和监测互联网行业数据使用规则,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杀熟”行为进行自动侦测和预警。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形成监管合力,严惩失信行为,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最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