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研发的“AI心医生”——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 beta版正式发布。作为国内首个深耕心血管专科的医疗大模型,该系统通过整合多模态诊疗数据和顶尖医生经验,实现了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标志着AI技术在垂直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构想到现实:AI深度参与诊疗

2018年,葛均波院士与AI机器人“小葛”的对话首次展示了人机协作诊疗的构想。七年后,这一构想成为现实。葛均波院士表示:“技术的爆发式发展远超预期。如今AI不仅能理解医学知识,还能深度参与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

观心大模型的研发基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积累的数十万份电子病历顶尖医生的诊疗思维,并结合“名院大查房”等项目的疑难病例诊疗逻辑。葛均波院士强调:“我们不仅喂给AI数据,更教会它像顶尖专家一样思考。”

专科化AI:精准聚焦心血管疾病

与通用AI不同,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展现出鲜明的专科化特征,精准聚焦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系统突破单一文本数据分析,整合了心电图、超声影像、实验室检查等多模态数据,实现深度推理。

系统包含就诊系统问询系统,能够精准解析患者主诉,自动生成结构化电子病历,完成智能病史采集,并结合多模态数据生成智能辅助诊断。内置的心血管医学专科知识库,使其能够精准回答专科问题,实现智能知识问询。

数据安全与人文关怀

研发团队建立了严格的数据防火墙,患者隐私信息经加密处理后完全匿名化。此外,系统还特别设计了心理评估模块,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葛均波院士表示:“医疗AI的目标是提升每一个环节的医疗质量,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

未来展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未来,观心大模型将在个体化治疗决策疾病进展风险预判手术规划辅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将三甲医院顶尖专家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数字诊疗力”,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院长指出,观心大模型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中山医院将继续优化系统功能,推动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结语

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的发布,标志着AI从辅助工具向协作伙伴的转变,开启了智慧医疗的新篇章。在这场由顶尖医院领跑的智能化革命中,心血管疾病诊疗的“中国方案”正书写着智慧医疗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