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最近公布的盈利数据,引发了关于AI模型商业化的热议。官方数据显示,其V3/R1推理系统的理论日利润高达346万元人民币(47.5万美元),成本利润率高达545%。但这一数据是否代表真实盈利情况,业内仍有不同看法。

DeepSeek如何算出“高利润”?

DeepSeek在一天(2月27日24点至2月28日24点)内,GPU平均占用226.75个节点(每个节点为8个H800 GPU),按每小时2美元租赁成本计算,每日总成本8.7万美元(约63万元人民币)

如果所有token按照DeepSeek-R1的价格收费,每日理论收入56.2万美元(约409万元人民币),那么最高理论日利润可达47.5万美元(约346万元人民币)

但DeepSeek自己也承认:

  1. V3定价更低,部分服务免费(网页端、应用程序等),实际收入远低于理论计算。
  2. 夜间会有折扣,降低收入

利润真的这么高吗?MaaS模式的争议

DeepSeek的盈利模式引发了不同的解读。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认为,DeepSeek的MaaS(模型即服务)成本计算并不准确:

  • DeepSeek把网页、APP、MaaS API的token数合并计算,导致成本被“摊薄”。
  • MaaS服务的机器利用率不稳定,而且面临激烈的价格战,毛利很低甚至可能负毛利。

尤洋指出,OpenAI的高额月费模式才是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DeepSeek虽然开源+分层收费,但核心盈利来源仍然依赖企业定制化服务及母公司资金支持,而OpenAI主要靠订阅收入和API调用收费盈利。

GPT-4.5 API定价暴涨30倍

2月28日,OpenAI发布GPT-4.5预览版,仅限每月200美元的Pro订阅者使用。API定价更是惊人,每百万Tokens高达75美元,比GPT-4o上涨30倍,相比DeepSeek的折扣价,GPT-4.5的输入价格甚至贵1000多倍

结论:DeepSeek的优化能力确实强大,但其盈利数据仍有一定“理论化”成分。而在商业模式上,OpenAI的闭源+高额订阅收费,与DeepSeek的开源+MaaS模式,仍然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