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我国在半导体、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的实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逐步提高。然而,信创发展的核心挑战已不再是简单的替代和适配,而是如何在“可用、好用”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化服务。
“国产化”指在产品和服务中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确保在关键技术上不受制于人。虽然信创与国产化有密切关系,但二者并非完全相同。国产化更多指以国内自主技术替代进口产品,而信创则更强调全链条的安全可控,从硬件、基础软件到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的全方位自主化。
信创与国产化的联系与区别
“安可”是早期的信创概念,主要聚焦于核心基础产品的国产替代,例如芯片、操作系统等。信创则是安可的延伸,通过整合基础软硬件和上游下游的兼容,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生态。简言之,信创属于国产化,但并非所有国产化都属于信创。
在实际应用中,国产化还包含技术引进的生产方式。例如,引入国外技术建厂生产商品以实现国内销售,这种方式属于国产化,但不具备信创要求的技术自主可控。因此,信创可以视作国产化的2.0阶段,专注于基于国内需求的研发和全栈支持,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引进,而是更注重突破性创新和产业链生态建设。
信创的提出不仅意在规避外部技术封锁,更重视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创新。相比国产化1.0阶段的技术采购,信创强调的是自主研发和生态协同,推动了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完善。
信创的实际应用与生态建设
数据库作为信创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承担着数据存储、管理和安全保障的重任。国内的万里数据库,自2000年起专注自主数据库研发,构建了完整的数据库产品和解决方案生态,如安全数据库GreatDB、数据迁移平台GreatDTS和运维管理平台GreatADM等。这些产品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可靠,也推动了上下游的适配合作,如与操作系统、芯片和中间件厂商的联合优化,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万里数据库的案例展示了信创生态建设的实践意义,即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共同打造联合解决方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信创技术的产业落地。
信创的战略意义
信创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规避外部技术制约风险,打通技术和产业链的瓶颈,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信创的推动,技术应用更加贴合市场需求,从而在科技创新、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未来,信创和国产化将更注重技术与应用的创新结合,提升技术落地的速度和效率。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战略不仅将带来技术突破,还将为国家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